III期临床数据震撼发布:双抗新药伊沃西单抗使晚期肺癌无进展生存期翻倍至11.1个月,肝转移患者风险降低53%

肺癌是全球癌症相关死亡的最主要原因,而非小细胞肺癌(NSCLC)占据约85%的病例。尽管近年来免疫疗法为PD-L1阳性晚期NSCLC患者带来了希望,但单药免疫疗法仍有局限性。在这种情况下,HARMONi-2 III期临床试验带来了令人振奋的突破。

paper_screenshot

近期,由上海肺科医院、同济大学医学院和湖南省肿瘤医院合作的研究团队,在《柳叶刀》上发表了关于新型双抗药物伊沃西单抗的III期临床试验结果。该药物同时靶向PD-1和VEGF,在早期研究中展示了其治疗晚期NSCLC的潜力。

HARMONi-2实验结果表明,伊沃西单抗显著延长了无进展生存期(PFS)至11.1个月,相比传统的帕博利珠单抗的5.8个月(HR=0.51, p<0.0001)。这项发现为PD-L1阳性患者的一线治疗提供了新的选择,尤其对高风险患者更为有效。数据展示了伊沃西单抗在不同PD-L1表达水平、鳞癌和非鳞癌患者中的一致性优势。

研究不仅展示了伊沃西单抗的显著疗效,还强调了其作为双抗机制在肿瘤治疗中的潜力。未来研究将继续探索伊沃西单抗的长期生存优势,并结合化疗或其他靶向疗法优化治疗方案。

研究设计与患者分组

HARMONi-2研究是一项令人瞩目的双盲随机III期试验,旨在比较伊沃西单抗与帕博利珠单抗在治疗PD-L1阳性晚期非小细胞肺癌(NSCLC)方面的疗效。该研究在中国的55个中心进行,共纳入了398例未经治疗的PD-L1阳性晚期NSCLC患者。

这些患者按照1:1的比例随机分组,分别接受伊沃西单抗(20mg/kg)或帕博利珠单抗(200mg)治疗,每3周一次。研究采用了严格的双盲方法,以减少偏倚。伊沃西单抗和帕博利珠单抗的用药剂量与间隔如图Table 1所示。



Table 1

为了确保研究结果的可靠性,患者在分组时还考虑了疾病分期(IIIB或IIIC vs IV期)、组织学类型(鳞状细胞癌 vs 非鳞状细胞癌)以及PD-L1表达水平(≥50% vs 1-49%)等因素进行分层随机。主要终点是独立影像评估的无进展生存期(PFS),这在整个试验中得到了详细的监控与记录。

参与者在经过严格排除和纳入标准筛选后进入试验。所有患者在入组前均签署了书面知情同意书,研究严格遵循了《赫尔辛基宣言》的原则、良好临床实践(GCP)以及所有适用的法规。独立数据监测委员会定期审查安全数据,以确保研究的科学性和安全性。

疗效与亚组突破

中期分析结果非常令人鼓舞。研究表明,伊沃西单抗治疗组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(PFS)达到了11.1个月,几乎是对照组帕博利珠单抗组的两倍(HR=0.51)。这一显著的疗效优势为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提供了新的希望。依据数据截止日期,共发生了184例疾病进展或死亡事件,其中伊沃西单抗组有72例,对照组有112例。无进展生存期的详细对比结果如图Figure 2所示。



Figure 2

这项研究特别指出,伊沃西单抗在所有关键亚组中的优势都很明显。对于PD-L1高表达(≥50%)患者,伊沃西单抗组的中位PFS为11.1个月,而帕博利珠单抗组为8.2个月(HR=0.48)。对于PD-L1低表达(1-49%)患者,伊沃西单抗组的中位PFS为8.0个月,对照组为5.4个月(HR=0.54)。这些数据在图Figure 2B和图Figure 2C中进一步详细展示。

在组织学上的亚组分析也显示了类似的结果。对于鳞状细胞癌患者,伊沃西单抗组的中位PFS为9.7个月,而对照组为5.8个月(HR=0.50)。对于非鳞状细胞癌患者,伊沃西单抗组的中位PFS为11.1个月,对照组为6.7个月(HR=0.55)。从图Figure 2D和图Figure 2E中可以更清楚地看出这些区别。

甚至在复杂的临床情况下,如肝转移和脑转移,伊沃西单抗依然表现出了显著的PFS改善。对于肝转移患者,中位PFS为7.1个月,而对照组仅为2.7个月(HR=0.47)。对于脑转移患者,中位PFS为8.0个月,对照组为5.0个月(HR=0.55)。如图Figure 2F所示,这些数据展示了伊沃西单抗在这些特殊亚组中的疗效。

安全性特征解析

在探讨伊沃西单抗和帕博利珠单抗的疗效差异之后,该研究深入了解了它们的安全性特征。尽管伊沃西单抗的临床疗效显著,但其治疗相关不良事件(TRAEs)仍是患者和医生关注的焦点。本研究详尽地比较了两种药物在治疗相关不良事件(TRAEs)上的表现,以确保新药使用的安全性。图表Table 3中列出了主要的治疗相关不良事件。



Table 3

伊沃西单抗组的3级及以上治疗相关不良事件(TRAEs)发生率为29%,略高于帕博利珠单抗组的16%。然而,两组在免疫相关不良事件(irAEs)方面的发生率却相当,伊沃西单抗组与帕博利珠单抗组分别为7%和8%。这种数据表明,与免疫系统相关的副作用在两种治疗中是相似的。图表Table 4展示了鳞癌患者中最常见的治疗相关不良事件。



Table 4

值得一提的是,在鳞癌患者中,两组严重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相差不大。伊沃西单抗组为22%,而帕博利珠单抗组则为19%。与贝伐珠单抗类药物相比,伊沃西单抗未出现常见的大出血风险。主要的副作用是可控的蛋白尿(3%)和高血压(5%),且这些副作用并未导致治疗中断。图表Table 4中,列出了与贝伐珠单抗类药物相比,伊沃西单抗在鳞癌患者中未出现的大出血风险,以及其他可控副作用。

总体来说,伊沃西单抗组的不良事件发生率高于帕博利珠单抗组,但其副作用大多是可控的,不影响治疗的连续性。此次研究为PD-L1阳性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提供了一种新的治疗路径,尤其对那些需禁用抗血管生成药物的患者。随着更多后续数据的积累,伊沃西单抗的临床应用前景将更加明朗。如图Figure 2所示,亚组分析结果进一步支持了伊沃西单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特点。

结语

HARMONi-2研究通过双抗机制突破了传统治疗的瓶颈:伊沃西单抗将PD-L1阳性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提升至11.1个月,比标准治疗提升91%。在肝转移、脑转移等高危亚组中,伊沃西单抗展示了HR=0.47-0.55的显著优势。值得注意的是,该药物在鳞癌患者中3级以上不良事件发生率为22%,与帕博利珠单抗组的19%相当,打破了在鳞癌治疗中的安全性障碍。

这项突破性研究为免疫治疗2.0时代提供了关键范式:通过PD-1/VEGF双靶点协同作用,既能增强肿瘤微环境调控,又能规避传统化疗毒性。对于PD-L1低表达(1-49%)患者,其8.0个月的中位PFS更是填补了现有单药免疫疗效不足的空白。随着全球多中心试验的推进,这种免化疗方案或将成为精准治疗新标杆。

在肺癌治疗的变革点上,伊沃西单抗的成功揭示了两大启示:其一,双抗机制在克服肿瘤异质性方面展现了独特优势;其二,中国创新药企具备了设计全球性III期试验的能力。未来,这种协同靶向策略或将延伸至胃癌、肝癌等实体瘤领域。毕竟,肿瘤微环境的共性调控可能是破解实体瘤治疗困境的关键。


发表评论

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 * 标注